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目录
O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
O2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1
O1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历史卷·2015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201411)23.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知识点】O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C 解析:孔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影响四季万物;韩非子认为天是永恒的,不会消亡;“天法道”,老子用“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即天也是有其客观规律的。三者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B、D项反映的是其中一个方面。上述观点是针对天人关系提出的,不涉及政治主张,A项错误。
故选: C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儒家、道家、法家的思想共性的准确分析。
历史卷·2015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201411)】28、《管子 明法解》说:“贫者非不欲夺富者财也。然而不敢者,法不使也。”据此推理,法家思想中的“法”:
A、利于保护有产者利益 B、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
C、有利稳定社会秩序 D、捍卫臣民的合法权益
【知识点】O1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答案】A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贫者并非不愿意夺取富者的财物,然而他不敢,是法度不让他夺”,说明当时的法律有利于保护有产者利益。
故选: A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