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山地的形成
课时训练 融知识 提能力
测控导航
考点
|
题号
|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
1、2、3、4、5、6、11、12
|
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
7、8、9、10、12、13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2013合肥检测)读“我国某地地表形态和地质构造图”,回答1~2题:
1.庐山是( )
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死火山
2.长江至黄梅之间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是( )
A.流水侵蚀—断裂陷落—流水堆积
B.岩浆活动—流水堆积—风力侵蚀
C.岩浆活动—流水侵蚀—断裂陷落
D.流水侵蚀—褶皱弯曲—风力堆积
解析:1.C 2.A 第1题,庐山属断块山,是断层岩块相对上升形成的。第2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处表层岩石经外力侵蚀作用,变得较为平坦,后来岩层断裂下陷,经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上覆沉积物。
(2013聊城联考)读某地“地质剖面图”,回答3~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