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编辑
2015年高考政治学科一轮专项复习资料13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4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12/13 11:31:2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复习目标:考点识记: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影响的特点;透析深悟:文化的两面性;文化如何塑造人生;时政链接:可以结合中外互办文化年等来考察文化多样性及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可以结合我国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分析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环节•质疑提升环节
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30分钟) 互动策略内容、时间 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45分钟)
高考导航 ——文化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复习备考要以文化的传承、发展、创新为主线,串联相关知识。查阅《创新设计》P125-P128,研读教材《文化生活》第三课,自主梳理基础知识,在课本及《创新设计》上勾画内容,重点标注并尝试当堂识记本课要点知识。







知能转化•核心解读
解读一:正确认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① 世界文化多样性表现:
② 文化多样性的独特形式: 、
3、在文本中勾画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的含义和意义。

拓展:1、想一想: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三者之间的关系

2、民族节日与传统习俗的关系




解读二:为什么要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在文本中勾画文化多样性的现状、地位和必要性


2、为什么文化既是民族有时世界的?







解读三: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态度:

基本原则:
2、原则
具体要求:


拓展:易错明辨:1、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和吸收会使世界文化趋同而不再具有多样性的特征?


3、比较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多元性







解读四: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及其意义
在文本中勾画文化传媒的途径、方式、大众传媒的意义、文化交流的意义。


各种常见传播方式的特点和优点:
拓展:易错明辨:
(1)文化传播的途径是广泛的,有三种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

(2)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传统的传媒方式将会被淘汰?

①两人小对子:
相互检查自研笔记,相互等级评定;重点讨论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明辨易错点;(2分钟)




②四人互助组:
小组进行讨论,联系生活中的“实例”
重点讨论:
1、归纳整合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及如何尊重文化多样性;

2、交流做题经验,总结典例中常见主观题答题答案构成及采分点;
(3分钟)





③八人共同体:
组长主持,确定展示方案,参照展示议题,分派好任务,同时进行组内预演,准备精彩展示!(10分钟)
【展示单元一】
核心解读:按照总分总形式全面解读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强调核心知识点;展示时可联系复习目标中的时政链接对本课内容进行背景化解读。
高考点睛:拓展比较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三者之间的关系。






【展示单元二】
核心解读:从三个角度分析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典例导析:
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6000多种语言。正是这些不同民族、不同肤色、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人们,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有益于世界文明的进步。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








【展示单元三】
核心解读:从不同角度核心解读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高考点睛:国家主席胡锦涛造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强调,要尊重多样文明,促进睦邻友好关系。胡景涛指出,在漫长历史是充满多样性的大陆、亚洲文明在多元文化影响中融合演进,为亚洲人民既弘扬自身优秀文化传统,又广泛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促进亚洲和世界共同发展。结合材料回答,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应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展示单元四】
核心解读: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式以及文化交流的意义。
高考点睛:运用精炼语言明确重点、明辨易错点。
典例分析:
A.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要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下列属于文化传播途径的是(  )
①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涵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 
②通过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传播文化 
③通过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行文化传播 
④通过展销图书的文化活动进行文化传播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B: 2010年春,“G族”异军突起。G族,泛指3G时代常使用手机上网、阅读、音乐视频等功能的人群。新华网、中国网络电视手机网等,都通过手机网络,实现了中国两会传播的全球落地。这表明(  )
①大众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②大众传媒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③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④大众传媒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④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