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政治试题
高中政治编辑
2015年高考政治学科一轮专项复习资料11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1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12/13 11:30:3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复习主题:考点识记:文化的内涵、特点、形式与作用;透析深悟:以文化与社会的关系为核心,掌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以及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时政链接:结合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有关精神分析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结合广东文化振兴战略考察文化的作用。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 展示提升环节•质疑提升环节
自学指导内容、学法、时间(30分钟) 互动策略内容、时间 展示方案内容、方式、时间(30分钟)
板块一:知识梳理与整合
1、研读教材P4—P11,查阅《文化生活》,全面掌握文化的内涵、特点、形式和作用,重点把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以及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并自我完成《创新设计》中《盘点•基础知识》中文化与社会的相关政治点并尝试当堂识记。
2、认真圈阅《创新设计》中的“考点突破”并独立思考文化与社会的核心知识点。


知能转化•核心解读
解读一:文化的内涵、特点、形式与作用
关于文化的内涵,应从其本质和范围两方面来把握;对其特点则可从与文化有关的三类关系等方面来把握。
一、全面正确理解文化
1、文化的内涵
(1)狭义:
(2)广义:
(3)我们所讲的文化:
易混比较:a.文化素养是天生的吗?

b.比较文化与文明

① 文化的特点
(1)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

(2)从文化与个人成长的关系来看:

(3)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

(4)从实质上看:

3、文化的形式(表现形式):
a.意识形态的性质——三观
b.非意识形态的性质——自然科学、语言和文字
思考:文化的形式也就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对吗?


4、文化的作用:




解读二:文化与经济、政治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可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两个层面来加以理解。
二、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及其表现
1、相互影响:


2、相互交融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2)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拓展: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吗?

文化都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解读三:正确理解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作用:




2、我国应对日益严峻的文化挑战的措施:



勇闯知识关
经过前三个导学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学有成效,请运用本课核心要点完成背面知识闯关题。
要求:1、培养习惯,认真审题(看主题、思类型);
2、调动大脑记忆库中相关理论知识点;
3、注意理论与材料的结合。
①两人小对子:
相互检查自研笔记,相互等级评定;重点讨论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分钟)





②四人互助组:
小组进行讨论,联系生活中的“实例”
重点讨论:
1、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与作用;

2、交流做题经验,总结典例中常见主观题答题答案构成及采分点;
(3分钟)





③八人共同体:
组长主持,确定展示方案,参照展示议题,分派好任务,同时进行组内预演,准备精彩展示!(10分钟)
【展示单元一】
核心解读:按照总分总形式全面解读文化的基本知识,强调核心知识点;展示时可联系当代时政对本课内容进行背景化解读,重点强调如何判断文化以及文化的作用。
典例分析:2010年10月18日通过《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结合材料分析《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所要求的文化生活的内容。











【展示单元二】
核心解读:从不同角度核心解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两个方面;联系已复习过《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点,深入理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拓展延伸:尝试用图示形式总结归纳出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展示单元三】
核心解读:从不同角度核心解读文化在综合国力的作用;注意板书语言的精炼、全面性、术语化。
高考点睛:归纳此知识点一般性主观题答案构成,强调常见专业术语及答题采分点。
















【展示单元四】
归纳总结:结合前三个展示单元,归纳本课核心要点,构建本课知识框架。
实战演练:运用本课核心要点完成知识闯关题。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