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一中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名校月考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26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12/10 16:03:5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 狂热的图腾崇拜                   B. 农业为立国之本 
C. 迷信落后的思想                   D. 对商业的不重视
【答案】B
考点:重农思想。本题主要考查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得到历史结论的能力,考查的是对小农经济的理解。“社稷”一词代指国家,体现了农业与国家的关系及在国家中所占的地位,故选B。
2.“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 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           
A.脆弱性         B.落后性         C.封闭性           D.稳定性
【答案】A
考点:小农经济的特点。题干反映的是小农辛勤劳动还会受到水旱灾害的影响以及横征暴敛之苦,小农卖田宅和卖子孙来抵债的现象存在,所以体现的是其脆弱性,故选A。
3. “(春秋战国时期)完全的、自由的土地所有权,不仅意味着毫无阻碍和毫无限制地占有土地的可能性,且也意味着把它出让的可能性。”此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手工业的进步          B.铁器牛耕的使用
C.诸侯国的改革          D.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B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