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瞿秋白在1921年旅俄日记中写道:“一友人告诉我,俄国现在无物不集中,消费者都是以团体为单位,个人名义很难领到需要物品。……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劳动券以工作高下为标准分为几等,每等可得若干,十日以前在消费公报登载。”这段材料显示了苏俄 ( )
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情况
B.实行新经济政策带来的新变化
C.推行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场景
D.扩大政治“公开性”的尝试
答案 A
解析 把握时间1921年以及材料中的“消费者凭劳动券领取”可知此时苏俄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分配方式,选择A项。
2. 《全球通史》中说:“农民和新商人即当时所称的‘耐泼曼’,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不过,列宁设法使国家控制了土地所有权……”。这一现象 ( )
A.推动了十月革命的胜利
B.保障了国内革命战争的胜利
C.导致了苏俄经济的凋敝
D.是苏俄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动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说明引入资本主义,结合列宁时期经济政策可以判断是新经济政策,故D正确。
3. 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