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学者认为,中国服饰逐渐丧失民族特点并趋于洋化的重大转型时期是在清末民初。造成这种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 ( )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剧
B.西式服装的传入和流行
C.国内政治形势的巨大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答案 C
解析 A选项形容清末可以,民初不太适合,故排除A;而B项只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C选项符合这一时期中国的政治特点,清王朝的覆灭,中华民国的建立为中国服饰变化提供了契机和内因。D选项与题干关联不大。
2. 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促使春节习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
C.民国政府移风易俗,废除陋习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注意时间“民国建立前一两年”,A、C、D三项都是民国建立后。
3. 1912年3月,孙中山发布《改元剪辫文告》:“满虏窃国,易于衣冠,强行编发之制,悉从腥膻之俗……今者满廷已覆,民国成功,凡我同胞……限二十日,一律剪除(辫子)净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留辫”与“剪辫”是“专制”与“共和”的根本分歧
B.“剪辫”是革命斗争最彻底的表现
C.“剪辫”是革命成功的外在体现
D.习俗变迁是革命成功的主要标志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