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上海卷)法国将领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了“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解析:1919年巴黎和会上,协约国同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所谓的 “凡尔赛体系”。“凡尔赛体系”下,隐含着许多矛盾。协约国对战败国进行掠夺性惩罚,加深了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例如,德国人认为这是“强加的和平”,后来为法西斯德国提供了撕毁条约的口实。故D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与二战爆发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D
2.(201 1·四川卷)下图是17世纪以来出现的一系列重要文献。它们( )
1625年 《战争与和平法》(格劳秀斯)
1899年 《国际争端和平解决公约》(海牙国际会议)
1919年 《国际联盟盟约》(巴黎和会)
1928年 《巴黎非战公约》
1945年 《联合国宪章》(旧金山会议)
1949年 《日内瓦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总议定书》(联合国大会)
①反映了近代以来国际争端频繁 ②得到了各国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 ③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持续努力 ④成为了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题干所述文献得到了大多数签字国的认同,但部分文献并未得到自觉遵守,如《巴黎非战公约》,故②表述错误,排除含有②的选项即可得到正确答案。这些文献的出现是国际争端频发的产物,同时展现了人类追求和平的 努力,并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依据,故①③④表述正确。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