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真题实战演练:选修1 第2讲 北魏孝文帝改革及王安石变法 真题实战演练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43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12/9 17:34:4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4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0·福建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

——摘自江统《徙戎论》

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

——摘自杨之《洛阳伽蓝记》

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

(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

解析:本题以对民族关系的认识为切入点,考查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对促进民族融合和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作用。第(1)问,要仔细阅读材料,将其主张分类归纳。第(2)问,要结合材料二、三来分析其作用。对民族关系的认识,要建立在肯定民族融合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促进作用的基础之上。

答案:(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

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

(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盛;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

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 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