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全球史观看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危机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美国一国的金融危机会迅速波及世界各国,直观地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全球史观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立意的热点。
2.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重大发展,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趋势, 高考命题站在这一角度,要求考生联系自由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混合经济等经济政策,整理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发展史。
3.近几年高考试题从现代史观的角度评价罗斯福新政,认为它本质上是一种现代化的模式,较过去的观点更加正面地评价了罗斯福新政。
1.(2013·天津卷)下图中,美国汽车产量1933年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 )
A.消费者购买力下降 B.厂家生产能力下降
C.政府限制汽车生产 D.汽车销售价格上涨
解析:从示意图可知,1933年美国汽车产量较1929年迅速下降,这是由美国发生经济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发生后,广大劳动人民生活相对贫困,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故选A项。B项的表述与史实不符,当时汽车产量下降并非是厂家生产能力下降所致。C项与史实不符,当时美国政府只是对企业生产规模进行了规定,并未限制汽车生产。经济危机发生后,汽车销售价格下跌,排除D项。
答案:A
2.(2013·课标Ⅰ卷)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表,他也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 施是( )
A.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
B.通过霍利—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
C.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
D.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