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东北三校三模)张爱玲在《更衣记》中这样描绘旗袍的演变,是从“严冷方正”“具 有清教徒的风格”,向“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的转变。影响旗袍演变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近代思想解放的洗礼 B.吸收欧美服饰的特点
C.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 D.摆脱了宗教观念束缚
解析:近代思想解放影响了人们服饰的变化,故A正确。20世纪20年代之后,人们吸收西方服饰的长处,对旗袍进行了多次改革与创新,使旗袍脱离了原来的式样,受到广大女性的欢迎,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故B正确。从“烘云托月忠实地将人体轮廓曲曲勾出”可知C项正确。D项与史实不符,符合题意。
答案:D
2.(2014·天津联考)服饰是一种文化现象,浓缩着历史的、民族的、时代的精华。其发展变化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社会进步。图片中影响孙中山、宋庆龄服饰的主要因素是( )
①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②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③近代西方生活习俗的影响 ④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的推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随着鸦片战争后中国大门被打开,西方文化、生活方式不断传入中国。影响推动着中国人的个性解放,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政治运动更是进一步推动社会习俗的改变,摆脱旧的束缚,体现人性对美的追求毫无疑问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图示中男性的服饰变化中,马褂体现了较浓的传统文化味道,中山装是中西合璧的产物,西装是典型的西方男性服装;女性服饰由宽大转化为合身适体、短袍窄袖,再到欧式礼服礼帽,较好地展示了女性的曲线美。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