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河南质检)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二战后破裂的主要原因是( )
A.美苏争霸世界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B.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冲突
C.两极格局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
D.苏联和各国革命力量的壮大妨碍了美国称霸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的全面深刻认识。A、C两项均是从国家利益冲突的角度阐释原因,D项则是从意识形态领域,都不够全面。B项包含了其他三项,所以是最佳选项。
答案:B
2.(2014·甘肃兰州模拟) 20世纪美国“最出色”的外交家乔治·凯南在1946年说:“我们面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次年,他告诫美国应该奉行一个长期的对苏政策,并要保持“坚定与耐心”。这些言论( )
A.批评了冷战政策
B.夸大了美苏之间的分歧
C.力图缓和与苏联之间的关系
D.力主对苏联采取遏制政策
解析:由题干时间“1946年”和“次年”可知,美国对苏联采取的长期政策应该是冷战政策,即遏制社会主义力量发展的政策。乔治·凯南告诫美国对苏的长期政策应保持“坚定与耐心”,说明其不主张美苏缓和、也不主张发生战争,由此可知A、B、C三项与题干意思不相符合,排除。答案为D。
答案:D
3.(2013·沈阳质检)有学者如此评价二战后初期美国政府的一项举措:“美国统治当局似乎找到了一种途径,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谋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一箭双雕成了真正的受益者。”这项“一箭双雕”的举措是(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提出杜鲁门主义
C.实施马歇尔计划 D.建立“北约”组织
解析:材料所述举措有两重目的:第一,遏制共产主义,符合该层次限定的选项有B、C、D;第二,促进本国制造和出口,属于经济举措,符合该层次限定的选项只有C。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