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安徽卷)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
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D.伯里克利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解析:题干材料中的规定明显限制了人们的宗教信仰自由和言论自由,而这种情况发生在雅典民主政治最发达的伯里克利时代,说明当时的雅典民主制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B项曲解了材料的主旨意图,D项本身表述错误,题干法律反对的是和神明持不同见解者,并不是同伯里克利持不同见解的人。
答案:C
2.(2013·课标Ⅰ卷)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 )
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
C.频繁改革的结果 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政治制度,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基本特征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程序。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人民主权主要体现在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最主要的程序是辩论,这就要求参政公民必须具备较高的演说能力,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无法在政治领袖和演说家之间建立必然联系。
答案:A
3.(2013·课标Ⅱ卷)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洛狄忒(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 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
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 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