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高考历史(人民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真题实战演练:第3讲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及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真题实战演练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66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12/9 16:15:2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本单元讲述近代列强侵华专题史,是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本课从内容上看,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爆发及影响是高考的重要知识点,从命题角度看,着眼于列强侵华战争的背景,签订的条约及影响。
2.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表明:中华民族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在外来侵略面前从不退缩。命题角度主要有:结合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史实考查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如爱国主义、斗争精神等。引用图片、文献资料考查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重大事件或人物。
 
1. (2013·北京卷)一位美国学者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美国只是“给予联军以道义上的支持和合作”,却在战后获得了很多权益。其中一项权益是(  )
A.获得军费赔偿                      B.进驻北京使馆区(界)
C.在华开设工厂                              D.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
解析:《天津条约》规定: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美国根据这一条款,完全可以在沿江口岸自由航行,故D项正确。获得军费赔偿的只有英法,故A项错误。B、C两项分别是《辛丑条约》和《马关条约》的规定,故可排除。
答案:D
2.(2013·课标Ⅱ卷)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 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解析 :领事馆是近代外交的产物。清政府在国外设立领事馆,反映了清政府的外交从封建时代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的转变,故选C项。仅靠设立领事馆并不能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排除A项;B项中的“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与史实不 符;材料信息无法说明清政府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排除D项。

答案:C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