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英国作家约翰·斯特雷奇在其1933年的新书《力量的竞争》中说道:“从资本主义世界来到社会主义世界好比得到重生。”他的结论的根据是( )
A.资本主义即将灭亡
B.社会主义是天堂
C.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没有自由
D.苏联经济未受经济危机影响且发展迅速
【答案】 D
【解析】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经济危机,损失严重,而苏联经济未受经济危机影响且发展迅速,故有英国作家这一说。
2.1922年俄国农民契可夫在完成固定的粮食税后,把余粮运到苏俄的一个集市上出售,当地政府官员的正确态度是( )
A.增加税额 B.处以罚款
C.限量交易 D.放任自由
【答案】 D
【解析】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恢复了商品贸易。
3.1933年,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其中“布尔什维克的智慧”指的是( )
A.新经济政策 B.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资本主义 D.民主集中制
【答案】 B
【解析】 苏联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斯大林模式。分析可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
4.20世纪初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后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现成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会主义者处理过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根据实验作出判断。”材料中的“实验”指( )
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新经济政策
③优先发展重工业 ④开展农业集体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③④是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时期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