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指出:“在现有条件下,国家必须有计划和有调节地为经济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想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和单纯的执行机器,那就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这表明他主张( )
A.实行大规模国有化改革
B.取消市场调节作用
C.放弃对经济的干预
D.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全面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国家必须……确定目标并且提出方向性的经济政策原则”强调了国家对经济的指导作用;“把企业家弄成官府意志的奴隶……必然毁灭一切人格价值并剥夺经济界最宝贵的动力”体现了主张市场的调节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
2.美国历史学家洛克腾堡说:“1933至1938年这六年,标志着美国制度上的巨变。”“制度上的巨变”主要表现是( )
A.实行计划经济
B.普遍推行国有化
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社会福利成为公民权利
【答案】 C
【解析】 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针对经济危机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故选C项;A项不符合史实,西方只是借鉴苏联的计划经济,在二战后部分国家实行的是指导性计划;B项扩大了史实,西方只是部分企业在二战后实行国有化;D项是在二战后,时间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