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汉字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说文》中说:“耕,犁也。从耒,井声。一曰古者井田,谓从井,会意。(注:人耕曰耕,牛耕曰犁。)”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古代先民早期使用的松土工具是耒耜
B.牛耕在春秋时期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C.早期“耕”的动力是人
D.耜耕不能代表奴隶社会最高的生产水平
【答案】 B
【解析】 牛耕是在春秋后期开始出现的,再结合材料内容分析,B项不正确。
2.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
A.筒车 B.桔槔
C.水排 D.翻车
【答案】 A
【解析】 由“唐朝《水轮赋》”“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等可知该工具利用水利进行灌溉,A项正确。桔槔为春秋时期开始使用的利用杠杆原理提水的装置,B项错误;水排为东汉杜诗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C项错误;翻车为利用人力把低处的水引上高坡进行灌溉,同时也是可以排涝的工具,D项错误。
3.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
①刀耕火种 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
③使用翻车灌溉 ④使用曲辕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