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余江一中期中)罗斯福在1933年3月对公众的讲演中说:“我们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有个比货币、比黄金都要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公众的信心。你们必须坚定信念,不能被传言和猜疑打垮……。”其中人们的“猜疑”主要是( )
A.新政府自由放任能否摆脱金融困境
B.国家以工代赈是否能够刺激消费和生产
C.国家实行金本位制可否刺激出口
D.国家整顿银行能否恢复银行信用
【答案】 D
【解析】 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不是自由放任,所以排除A;“猜疑”应是针对“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所以B 项也不符合题意,C 项与罗斯福新政的做法相反,新政在金融体系调整的过程中实行的是放弃金本位,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只有D 项与题干要求相符。
2.(2013·福建泉州模拟)1932年,(美国)一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售价不到25美分,糖每磅只值3美分,猪、牛肉每磅2.5美分。为此,罗斯福政府( )
A.成立工业复兴署,以减少盲目生产
B.出资收购农产品,将其分配给失业者
C.鼓励农产品出口,以增加农场主的收益
D.补贴减耕的农民,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可知,1932年美国农产品价格很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采取减少产量以提高农产品价格的措施。A项是针对工业复兴的措施,B、C两项都不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3.1933年,罗斯福政府批准了《房产主再放款法》,成立房产主贷款公司,发放贷款给城市小房主,帮其赎回抵押的房屋。后又通过《房产主贷款法》(1934年)和《国家住宅法》等,给小房主提供小额修房贷款,并使部分市民可以租到房租低廉的住宅。这些举措( )
A.加强了美国垄断组织的统治地位
B.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困境和不满
C.通过增加政府财政开支来增加就业
D.整顿了金融秩序,为新政推行奠定基础
【答案】 B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罗斯福政府通过立法帮助小房主解决住房问题,本质是政府为了解决经济危机而加强国家干预,以缓和社会矛盾,解决民生问题。这不是加强垄断组织地位,A项错;这与就业和整顿金融无关,故C、D两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