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课堂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历史同步学案:专题5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专题整合学案(人民版必修1)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59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12/9 14:25:1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7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中国外交三次大转型

第一次: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外交理念和实践出现巨大转变,由文革时期的意识形态驱动转变为国家利益驱动,国际形势的定位也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中国外交从极左的意识形态因素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真正地为国家利益服务。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战略意义的转变,可以被称之为中国的外交革命

第二次:被动外交转向主动外交。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至今,中国由被动外交向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机制的外交转变。这次外交方式的转变意义深远,也被政界、学界普遍称为中国新外交。中国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一直对参与多边机制和维和行动讳莫如深,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自身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政治地位的上升是成正比的。只有经济搞上去了,世界才承认中国是大国,不可小觑,国际大家庭中才有中国的位子。中国逐步认识到多边机制的重要作用,中国外交开始自信地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多边机制规则的制定。

第三次:韬光养晦转向有所作为。当年,推动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领导人邓小平曾给中国外交定下基调:冷静观察,站稳脚跟,沉着应对,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三十年来,中国领导人严格遵循韬光养晦战略,对内发展经济,强身固体,对外近睦远和,避免冲突。经过三十年的卧薪尝胆,务实低调,终于结出累累硕果。事实上,韬光养晦的战略正逐步淡出中国外交的历史舞台。从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外交战略的悄然转型,在近几年新中国外交的活动中,已初见端倪。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