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必输于官。”反映的最早的赋税制度是
( )
A.方田均税法 B.两税法
C.一条鞭法 D.摊丁入亩
2.(2013·成都一模)清末以来中国商店的门前往往有下面这副对联:“经营不让陶朱(注:春秋时期大商人)富,货殖何妨子贡贤。”这说明当时社会( )
A.崇尚“富而好礼”
B.士商地位完全平等
C.鄙视“货殖功利”
D.重农抑商观念废弃
3.赵公明原为传说中的凶神,明朝时摆脱了令人厌恶、恐怖的面目,戴上了“财神”的头衔而备受供奉。赵公明身份的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
A.封建迷信思想泛滥
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C.纲常礼教的没落
D.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
4.(2013·南京模拟)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
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
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D.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