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苏锡常镇一调)下图是江苏镇江丹徒区出土的一件青铜器——宜侯矢簋。簋内底有铭文120余字,大意为西周康王册封矢为宜侯,并赏赐他鬯酒(一种香酒)、铜器、弓箭和土田、山川、奴隶等。该文物的价值包括( )
①说明了铭文最早使用于丹徒区
②体现了西周完整的宗法结构
③佐证了西周实行过分封制
④反映了西周的青铜冶炼技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④
2.(2013·苏州模拟)右图是湖南省博物馆“凤舞九天”展览展出的铜鼎,铭文中写有“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青铜器多用作祭祀礼器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推行 B.宗法制的盛行
C.宗教思想的蔓延 D.冶炼技术的提高
3.有学者指出:“古来帝王,由秦始皇至清代宣统,正统偏安者共二百余人,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这里的“国家政体”指( )
A.宗法分封制 B.王位世袭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4.(2013·扬州模拟)1986年安徽寿县谷贝村农民在一个窖藏土坑内发现一组铜器,包括四件铜洗、三件弩机、一件熨斗,其中一件铜洗腹部饰有四道弦纹和两个相对的辅首,底部铸有小篆“蜀郡”二字和鼎纹。据此判断这组铜器铸造时间最早可能在( )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西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