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 两次工业革命
1.(2013·天津高考)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解析:选C 解答紧扣题干中“结尾的简短一章”的时间:1820年,联系所学知识,此时的西方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故选C。A新航路开辟发生在14、15世纪,B项早期殖民扩张是在16、17世纪,均与题干时间不吻合。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也与题干时间不吻合,排除A、B、D三项。
2.(2012·江苏高考)如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解析:选C 观察图可知,在新兴的棉纺织业中,生产技术首先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飞梭出现以后,人们希望提高棉纱产量。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它的出现引发了纺织生产领域一系列的发明创造。随着棉纺织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对于原料原棉的需求量增加,因此就会出现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不断增加,选C项。A项材料没有反映;B项应该是第一次工业革命;D项是机器生产的结果。
3.(2012·安徽高考)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蔓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 )
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
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
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
解析:选A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说过,“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题目材料大意:国内外市场的扩大使工业革命的进行成为必要,也是促使工业革命进行的直接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西方国家经济迅速发展,最终确立西方国家在世界的领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