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讲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1.(2013·江苏高考)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解析:选A 从地图中找出关键信息:时间1945~1949;地点欧洲德国被占领。战后形成美苏冷战格局,在欧洲主要是冷战,没有热战;1955年华约成立,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德国在该时期被分区占领,最终导致德国的分裂,而其统一是在东欧剧变时期,故B、C、D表述错误。因此正确答案选A.。
2.(2013·福建高考)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冷战”的概念,材料当中没有提到“热战”,故A、B、C三个选项都错误;“冷战是指除诉诸战争之外的紧张对峙和对抗”,故选D。
3.(2013·广东高考)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建立( )
A.联合国 B.欧洲共同体
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解析:选D 马歇尔计划应对的是欧洲的内容,排除A、C。而当欧共体成立时,马歇尔计划已经完成,所以B不对。从“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可知是军事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