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届高三人教版历史总复习 复习效果检测09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13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10/9 16:55:3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复习效果检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4·济南模拟)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历史学家评论道,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3年平均增长约38%和187%。这主要取决于(  )
A.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开展       B.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         D.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
解析:选A 由“1953~1957年”“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年平均增长约38%和187%”可知,这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关,A正确。
2.《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这样写道:这156个核心投资项目是“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这些项目几乎吸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部工业投资的一半”。这表明新中国(  )
A.变革经济增长方式
B.经济结构失衡
C.急于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脱离国情搞“一五”计划
解析:选C 根据题干中的“‘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全部工业投资的一半”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我国优先发展的是重工业,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目的是改变当时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故答案为C。
3.(2014·广安模拟)下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生产总值变化示意图,其中导致②时期现象的因素是(  )
A.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
B.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
C.生产资料所有制的调整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
解析:选C 观察图片的曲线和时间,可知②是1953~1956年,这时曲线有一个峰点,表明国民生产总值迅速增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因而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故C正确。1950年为恢复国民经济,政府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根据这个时间可知A与②的时间不符。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