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限时分层检测(三十五)
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基础题(共45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
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
A.张某对果树进行整枝修剪
B.科学家进行科学实验
C.文艺工作者到革命老区演出
D.某同学认真思考数学题
【解析】 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A、B、C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排除;D属于认识活动,不是实践活动。
【答案】 D
2.(2014·衡阳模拟) 在农村,人们发现鸡被吃了,总以为是黄鼠狼干的。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否定了黄鼠狼专门吃鸡的恶名,它是个灭鼠“能手”。据估计,一只黄鼠狼一年能消灭三四百只老鼠。由此可知(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根据材料,我们通过大量的科学实验证明了黄鼠狼是个“灭鼠能手”,说明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①②入选;③说法与材料无关;④说法错误,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是唯一的,读书也可以获得知识。
【答案】 B
3.(2014·西安交大附中三诊)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在此背景下,“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等新概念应运而生。这说明( )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③哲学与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④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