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水循环和洋流
(2012·新课标全国文综卷)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完成(1)~(2)题。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上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审题视角]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流域水系图、河流流量变化曲线图以及河流与湖泊的补给关系。具体如下:
(1)暴雨过后,地表水迅速汇集到河流,使河流形成洪峰。
(2)甲水文站的洪峰时间较乙水文站提前,且变化大。
(3)甲水文站在流经湖泊河流的上游,乙水文站在流经湖泊河流的下游,湖泊对由甲水文站到乙水文站的河段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解析: 第(1)题,由图b可知,甲水文站在此次暴雨12小时后出现洪峰,且流量变化较大,故此次暴雨出现的地点是④地;若在①、②、③三地发生局地暴雨,因甲水文站在流经湖泊河流的上游,不会产生洪峰。第(2)题,从甲水文站到乙水文站流经湖泊,在河流出现洪峰时,河流会补给湖泊,从而使下游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