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届高考历史(人民版福建专用)一轮复习配套文档:专题十五 中国古代与现代的科技文化 单元专项排查练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074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9/29 9:00:1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单元·专项排查练(十五)
 
1. 毕升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                                                                          ( × )
点拨 毕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因为在隋唐时期就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他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
2.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文艺复兴后西方科技也在迅速发展,但两者有质的不同。
( √ )
3.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 × )
点拨 甲骨文并不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而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最成熟的汉字。
4. 秦朝的官方文字是小篆。                                                                                 ( √ )
5. 《诗经》的文学风格主要是浪漫主义,楚辞的文学风格是现实主义。              ( × )
点拨 《诗经》的文学风格主要是现实主义,楚辞的文学风格是浪漫主义。
6. 改革开放后我国水稻产量的提高,主要靠的是科技,其次才是政策。              ( √ )
7. “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指科学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                                                                       ( √ )
8.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邓小平最早提出的。                                                 ( × )
点拨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最早提出的。邓小平最早提出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这一论断的丰富和发展。
9. “科教兴国”战略是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                                       ( × )

点拨 “科教兴国”战略不是中国科技成就取得的根本原因,而只是重要原因。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