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时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与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高考题组训练]
1.(2013·北京文综,18)1893年,有位官员上奏朝廷说:“近来体察沿海各口商务情形,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洋纱洋布主要在通商口岸使用
B.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
C.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
D.民族织布业大量使用进口洋纱
解析 题干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洋纱的进口日多问题。从洋纱的销售范围看,到了川楚等地,可知A项表述错误;由“洋纱一项进口日多,较洋布行销尤广”不能说明进口洋布在中国销售市场萎缩,只能说明洋纱进口相对洋布多,B项的结论依据题干史实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依据“江、皖、川、楚等省,或有难销洋布之区,更无不用洋纱之地”不能说明长江流域传统织布业逐渐消失,C项错误。故正确答案选D。
答案 D
2.(2013·福建文综,19)下表是1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 ( )。
年份
|
1912
|
1913
|
1914
|
1915
|
工厂数(家)
|
46
|
46
|
12
|
2
|
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 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
C.国货运动的推动 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
解析 本题是一道表格题目,涉及的时间范畴是1912~1915年,事件是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的减少。可用排除法解题,A项自然经济的最终解体是在三大改造完成时;B项是在19世纪末;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所以D项也排除。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