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基础巩固
1.大学生就业可以反映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征,以下属于1950年代后期大学生就业情形的是
( )
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B.听党指挥,服从分配
C.上山下乡,扎根农村
D.考研出国,自主创业
答案 B
解析 结合现代中国教育发展历程可知A、D两项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C项上山下乡出现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国后我国长期实行分配就业政策,故选B项。
2.“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 ”出现这一情景的前提是
( )
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答案 A
解析 “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在教育战线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秩序,恢复中 断十年的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因此A项正确。B 项发生在1978年底,C项开始于1995年,D项是在1 986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3.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曾决定,为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切实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据此可知这个决定是
( )
A.实行改革开放
B.推行“双百”方针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推行扫盲教育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