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4-2015学年课堂讲义(岳麓版,必修三)同步测试:第9课 诗歌与小说(含答案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岳麓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54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4/9/27 14:57:0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9课 诗歌与小说
基础巩固                   
1.“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以上所介绍的我国古代文集
(  )
A.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形式
B.句子参差不齐,形式自由活泼
C.大多篇幅较长,气势恢弘
D.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呈现繁 花似锦的景象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迁移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题干可判断文集为《诗经》,而《诗经》文体的特点是以四言为主、多重章叠句,故选A。B、C、D都与《诗经》的风格特点不符,排除。
2.“《子虚》、《上林》都是大赋,是司马相如对辞赋的开拓和独创,表现了一代汉赋的新风貌。”这里“汉赋的新风貌”指的是
(  )
A.气势恢弘,辞藻华美 
B.包括了小令和多支曲子
C.意境清新、篇幅较短 
D.摆脱了文辞铺张的弊病
答案 A
解析 从材料中的信息可知,反映的是西汉时期的赋,B项是元散曲的特点,C、D两项是东汉赋的特点,A项反映了西汉赋的特点。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