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基础巩固
1.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这一主张
( )
A.成为理学和心学的主要理论来源
B.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要求冲破束缚的时代要求
C.扭转了明清时期不切实际的学风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统 治地位
答案 B
解析 本题采用排除法。A明显错误,C主要与顾炎武的“经世致用”主张相关,D是近代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李贽对儒家思想绝对权威的否认,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朝资本主义萌芽要求冲破束缚的时代要求,B正确。
2.有学者在评论明清之际的思想家时说,他“集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大成”,“有一些辩证的观点,达到了前人所未达到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高峰”。这是对谁的评价
( )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答案 D
解析 从题干中“明清之际”“朴素唯物主义”“辩证”等信息可判断是对王夫之的评价。
3.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中国古代史上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面,董仲舒主张“天子 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答案 D
解析 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为君权的合法性披上神学外衣,没有质疑君权的正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