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卷(一)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这种“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是
( )
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变革
C.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活跃
D.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
答案 B
解析 A、C、D三项分别是思想、阶级关系、政治军事变革的表现,这些表现归根到底由生产力因素所决定。
2.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其思想本质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这一本质是
( )
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等级秩序
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
答案 B
解析 本题可以从“克己复礼”含义来理解认识。“克己复礼”是按照西周等级秩序来规范行为,因此其思想本质是强调等级秩序,故B项正确。
3.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思想体现的是
( )
A.民族与民族的 关系 B.人与人的关系
C.国与国的关系 D.人与自然的关系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孟子的这一思想体现的是君民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故B项正确。
4.“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厚德之不足以止乱。”下列观点中,与该思想属于同一学派的是
( )
A.“巧者劳而智者忧 ,无能者无所求”
B.“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
C.“权者,君之所独制也,人主失守则危”
D.“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