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 形成
基础巩固
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
( )
A.周礼 B.和谐的人际关系
C.礼貌待人 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答案 A
解析 “克己复礼为仁”指儒家提倡的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遵循)周礼。本题选A项,容易错选为D项,孔子的思想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2.孔子政治主张中的核心内容在其教育思想上的最主要体现是
( )
A.“中庸之道”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创办私学
答案 B
解析 “仁”是孔子政治主张的核心,分析各选项,正确的应是B项“有教无类”,认为不分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的资格,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3.儒家学说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以下言论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B.“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答案 C
解析 “民为贵”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浓重的等级观念,A项显然不合题意;“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就 是要“存天理,灭人欲”,B项不合题意;D项反映了心学的“致良知”思想,也是不合题意。
4.某班同学在对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进行比较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 )
A.二人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
B.二人都推崇孔子“仁”的思想
C.二人对人性的理解高度一致
D.二人的主张都体现了民本思想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