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一、选择题
1.古诗云:“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下列选项中与此诗句所包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A.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B.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C.牵牛要牵牛鼻子
D.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解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古诗体现的哲理,全诗的大意是写埋没在深草里的小松树,终究有一天会成长为参天的大树,而赢得所有人的称道,主要体现了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D项符合题意。A项体现的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观点。B项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项体现了抓住主要矛盾的观点。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