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语文学案
高中语文编辑
【四川专用】语文二轮复习-考前回顾案-第3章 微专题13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理解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复习学案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86 K
    上传用户地理sikao
  • 更新时间2014/8/14 13:45:0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5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微专题十三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理解

一、读一读: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推断方法

1.句意分析法

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

(1) 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是连词,表目的。

(2)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一句的是什么词,可以结合句子的意思府吏听说了这个变故,就暂时请假赶了回去,确定是连词于是,就,表承接关系。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

例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一句,这里的是副词还是连词呢?我们可以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送璧时斋戒了五天,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