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泉实验面面观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 栾春武 邮编 075131
栾春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化学学会会员,张家口市中级职称评委委员。市级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县十佳班主任。现任宣化县一中化学教研组长。
联系电话: 15931311290 QQ: 274799672 E-mail: luancunwu@126.com
如图所示以氨气为例,解读喷泉实验:
一、实验原理:
由于氨极易溶于水,因此挤压滴管胶头,少量的水即可溶解大量的氨(1:700),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上面的烧瓶,形成美丽的喷泉。 计算表明:当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17时,该气体即能形成喷泉。故NH3、HCl、HBr、HI、SO2等气体均能溶于水产生喷泉现象。
二、实验现象:
产生红色喷泉(氨气溶于水后形成碱性溶液,酚酞遇碱显红色)。
三、实验关键:
①装置不得漏气;②氨或烧瓶均应干燥;③氨应充满。
四、实验拓展:
CO2、H2S、Cl2等在水中溶解度不大的气体,不能形成喷泉,但若将水改成NaOH溶液,这些气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