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J1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5.J1[2014·浙江卷] 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 )
A.“求富”“自强” B.“师夷长技”
C.“中体西用” D.“民生主义”
15.A [解析] 本题以清末官员的言论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内开未尽之地宝……首在利民……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等信息,可知该官员认为修铁路可以达到“求富”“自强”的目的,符合洋务派的主张,故本题选择A项。B项属于地主阶级抵抗派学习西方的思想;C、D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均不符合题意。
6.J1[2014·天津卷]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的中国人( )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6.D [解析] 本题以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从题干中“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 “平弧三角” “64种化学物质”等信息,再联系洋务运动的有关知识,即可以看出当时中国人关注西方科技。故D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