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编辑
甘肃省嘉峪关市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17 K
    上传用户青峰弦月
  • 更新时间2014/7/18 7:19:4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9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一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嘉峪关市一中 命题人:陈玉萍 张军霞 马迎红
         审题学校:张掖中学      审题人:董志新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I   (阅读题,共70分)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孔孟之间的学术连接
孔子、孟子是先秦儒学的奠基者,孔孟之道为后世所艳称,但孔孟之间也存在诸多思想差异。孔子单讲仁,孟子仁义礼智并举。在孔子那里,仁与人性未曾连接,而孟子却言性善,以仁规定人性的本质。孔子虽然讲天人合一,人的德性来自天,但天人交通的具体理路,孔子并没有明确地阐述。《孟子·尽心上》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孟子认为天通过命的形式赋予人美好的德性,人可以通过“尽性”上达天道。在孟子时代,天命与人性已成为不可分割的理论整体。

从孔子到孟子,相隔一百多年,孔孟学术突兀之处如何衔接,是学术史上十分重要的问题。过去受疑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精品专题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