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语文试题
高中语文编辑
(创新版)(学生用书)2015届高考新一轮语文总复习+考点训练题:6-15-1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语文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03 K
    上传用户lcr1215
  • 更新时间2014/7/11 16:20:21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2013·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中国自古有学而知之的说法,这里的,通常被理解为从师学习。韩愈就说过: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或懂得道理的途径日趋多元。
请结合你的心得和体验,在________而知之中的横线处填入一字,构成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不能以学而知之为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审题指导 该题属于半命题作文,形式上有创新,既保留了传统命题作文的构架,又呈现出适度的自主性与开放性。学而知之见于《中庸》,导语引用了韩愈《师说》。该题化自经典而立足当下,既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该题典雅厚重,较为贴近学生生活。在知识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让考生谈对多元化求知途径的感受,他们可以联系自身实际,选择适宜的切入点,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新课程教学理念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关注学生个性化的思想情感体验,题目较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该题留给考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如从思维过程切入,可以谈“思而知之”“疑而知之”;从生活体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