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试液→+KSCN溶液→颜色无变化→(+氯水)→溶液变红色,证明试液中含有Fe2+
B.试液→(+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证明试液中含有I-
C.试液→(+石蕊)→溶液呈蓝色,证明试液一定是碱溶液
D.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解析:B项黄色沉淀不一定是AgI,也可能是S;C项溶液也可能是强碱弱酸盐溶液;D项也可能含有SO2气体。
答案:A
2.下列操作会引起实验误差的是( )
A.进行中和滴定时,直接向刚洗净的锥形瓶中加待测液
B.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所用的0.05 mol·L-1 NaOH溶液在配制标准液后因与空气接触吸收少量的CO2
C.用标准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稀硫酸时,用酚酞作指示剂
D.往洗净的滴定管中,直接加入标准液
解析:D项滴定管洗净后未润洗就加入标准液会使测定结果偏高。
答案:D
3.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编号
|
实验内容
|
实验目的
|
A
|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
证明SO2的水溶液具有弱酸性
|
B
|
向少量火柴头的浸泡液中滴加AgNO3、稀HNO3和NaNO2
|
验证火柴头含有氯元素
|
C
|
在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市售食盐配制的溶液
|
真假碘盐的鉴别
|
D
|
在少量Fe(NO3)2试样加水溶解的溶液中,滴加稀H2SO4酸化,再滴加KSCN溶液
|
检验Fe(NO3)2试样是否变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