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组一 修辞手法]
1.(2012年高考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①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②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 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便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概括其意象的内涵要联系这一意象在古典诗词中的普遍意义,然后再结合具体语句概括。分析情感要在具体意象、语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此问难度不大,杨柳、飞絮是古诗歌常见的意象。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