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讲专题四 王安石变法巩固演练 岳麓版选修1
1.(2013·山东·35)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 俱 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 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或 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答案】(1)免役法等新法加重了人民负担;用 人不当,出现了官吏扰民现象;新法引起了民间不满。
(2) 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艺术加工成分,须用其他史料印证。
【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归结和知识的比较辨析能力。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立新法扰民、钱既出而差役如故、或烹来款待他、民间怨恨新法等来归结要点即可。第(2)问看待价值要辩证地看待,既要看到话本是社会现实的反映,也要看到话本是经 过加工的文学作品,具有一定不实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