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31讲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3
一、选择题
1.(2013·威海期末)某老师在复习“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单元时,给出了以下判断题,其中正确的是( )
①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②北宋平民毕升发明的胶泥活字印刷术是印刷业的一大革新
③草书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
④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当时风俗画的代表佳作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①说法过于绝对,印刷术对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起了推动作用,但不是必要条件;③错误,草书难于辨识,实用性不大,但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排除①③,答案为D项。
2.(2012·泰安一模)“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 、鱼网以为纸。”(《后汉书·蔡伦传》)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
A.据材料能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
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
C.人们的需求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
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而不是发明,A项错误。此材料属于二手资料,不是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首要依据应该是实物遗存,B项错误。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比用缣帛更便宜,对原料的选择降低了造纸的成本,D项错误。由于“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人们为了降低造纸的成本选择新的原料,C 项为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