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下列属于时代意见的是( )
A.“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东汉•王充 《论衡》)
B.(实行均田制)“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者不可较数”( 北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C.(王安石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名为爱民,其实病民,名为益国,其实伤国”( 宋•司马光 《乞去新法之病民伤国者疏》)
D.(以皇帝名义“诏定国是”,其目的是)“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定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描述的制度在隋唐时期体现为( )
A.在每州设置大中正,郡县设小中正,中正官以在中央任官的本地人充任。郡县中正官评定本地人的等第,作为政府用人授官的准则。
B.令天下郡国每年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孝廉之举,遂成定制。
C.为了摧毁门阀,拔擢人才,故特准士人自行报名,参加策试,及第者得任官职。
D.题目囿于四书五经,文章须依八股形式,造成士人只读闱墨制义的风气
3.明朝的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A.宦官的权力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