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平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407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5/17 20:33:0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诗经》中描写秦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这反映出当时的秦国
A.政治清明 B.经济发达
C.民风强悍 D.矛盾重重
2.秦惠文王即位后,商鞅遭迫害出逃至一客栈投宿,客栈主人不敢收留,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旅客住宿,谁就要连坐的。”这个故事主要说明
A.商鞅之法已经深入民心 B.商鞅本人遭民众切齿痛恨
C.守旧贵族反攻倒算 D.商鞅对秦国没有贡献
3.商鞅变法加强了中央集权,下列措施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移风易俗 B.富国强兵
C.推行县制,国君掌握任免权 D.重农抑商
4.元人陈采正诗曰:“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它所反映的是
A.管仲改革成就了齐桓公的霸业 B.“初税亩”的实行使井田制瓦解
C.商鞅变法动摇了奴隶制的基础 D.诸侯争霸使分封制崩溃
5.对秦国来说,商鞅变法起到的决定性的历史作用是
A.旧制度被废除,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B.秦国的军事力量日渐强大
C.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D.加速了秦国专制中央集权政治的发展
6.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动力是
A.挽救北魏统治的危机 B.孝文帝谦虚好学,热爱汉文化
C.孝文帝要求实行民族平等、团结政策 D.排除冯太后影响,加强皇权
7.成书于6世纪初的《洛阳伽蓝记》记载:“自晋宋以来,号称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义富盛,人物殷阜。”这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战乱未波及洛阳城 B.北朝繁荣,吸引南方士族北迁
C.北魏学习汉文化,促进其繁荣昌盛 D.国家统一促进了北魏经济的发展
8.北魏孝文帝不仅娶汉族士族地主的女儿为妻,还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汉族大地主范阳卢氏家族。他这样做的基本出发点在于
A.缓和民族矛盾 B.密切鲜卑贵族和汉族地主的联系
C.平息阶级矛盾 D.加快鲜卑等北方少数民族汉化步伐
9.《魏书•食货志》载:“魏初至于太和,钱货无所周流,高祖(元宏)始诏天下用钱焉。”对此理解分析最确切的是
A.孝文帝改革后鲜卑族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B.北魏政府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