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卷 >> 历史试卷
高中历史编辑
甘肃省兰州五十五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2金币 立即下载
1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1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卷
    资源子类期中期末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85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4/5/17 20:29:57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梭伦改革为希腊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其措施有( )
①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②建立十个部落区
③建立民众陪审法庭 ④实行陶片放逐法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截然相反的是( )
①农业政策 ②工商业政策 ③政治主张 ④历史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作为一位雅典的公民,阿帕亚年收入100麦斗,他不能拥有以下哪项权力( )
A. 参加公民大会,有权选举国家公职人员
B. 通过抽签,成为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C. 按照“遗嘱法”,把遗产交付给自己的侄子基尔德
D. 当选为“四百人会议”中的一员
4.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
A.废井田,开阡陌 B.奖励耕织 C.按军功授爵 D.推广县制
5.据《汉书•食货志》载:“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领国而雄诸侯。”其中所说的“本”是指( )
A.法家思想   B.农耕经济 C.中央集权  D.轻罪重罚
6.商鞅变法规定:私自移动田界,将被处以“赎耐”之刑(强制剔去须鬓,以羞辱之)。此规定的目的是( )
A.奖励耕织    B.重农抑商
C.维护井田制   D.保护私有财产
7.《资治通鉴》载: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侯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孝文帝提出进行姓氏改革的依据是( )
A.鲜卑族和汉族有共同的祖先 B.鲜卑族和汉族都崇拜黄帝
C.鲜卑族和汉族自古以来都生活在黄河流域 D.鲜卑族和汉族风俗习惯相同
8.恩格斯说:“在长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征服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他们为被征服者所同化,而且大部分甚至还不得不采用被征服者的语言。”与恩格斯的话最吻合的改革应该是( )
A.梭伦改革   B.管仲改革 C.商鞅变法  D.孝文帝改革
9.《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如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下列对这一诏令理解不确切的是( )
A.通过行政命令推行汉话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