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另起炉灶”与“一边倒”
1.历史背景
(1)世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并走向对峙。
2.外交政策: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基本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4.主要成就
(1)新中国刚成立就与苏联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2)1950年,中苏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历史背景: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为争取国际局势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
2.提出:1953年12月,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
3.基本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后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后改为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4.历史影响: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三、走向国际舞台
1.参加日内瓦会议
(1)目的: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意义: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就印度支那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会议的进展并达成协议。
2.出席万隆会议
(1)目的: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的发展问题。
(2)成就: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会议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
(3)意义: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形成了“万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