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
1.原因
(1)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对中国传统经济的冲击。
(2)清政府和地主的沉重剥削。
(3)自然灾害严重。
2.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组织。
3.爆发:1851年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
4.建制:永安建制,分封诸王,初步建立政权。
5.定都:1853年定都天京,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6.全盛:分兵进行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1)颁布:1853年冬,太平天国制定并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2)核心:解决土地问题,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3)内容:规定土地分配原则和产品分配原则。
(4)评价: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只是一种空想。
2.《资政新篇》
(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
(2)内容:倡导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
(3)评价:带有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但未能推行。
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
1.天京事变
(1)原因:天王和东王军政大权的争夺,破坏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起义初期的团结和谐局面,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2)影响:削弱了太平天国战斗力和凝聚力,是太平天国由鼎盛走向衰微的转折点。
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
(2)认识:农民阶级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