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概览
|
时期
|
两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国
|
中日甲午战争后的中国
|
新民主主义革命
|
主要表现
|
屈辱史
|
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成为侵华的主力。日本侵华步伐不断加快,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七七事变后发动全面侵华
|
探索史
|
农民阶级
|
资产阶级
|
无产阶级
|
农民阶级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由于阶级的局限性,最终以失败告终
|
资产阶级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最后,以失败告终
|
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创建了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终于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
专题
主旨
|
中国近代史既是西方列强不断侵华,变中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富强而不断探索的历史
|
第3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国门洞开
1.背景
(1)国际: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国内:当时的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巨变的前夜。
2.主要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4.影响
(1)政治上:列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
(2)经济上: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3)国门洞开:一个原本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渐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
1.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1)背景:列强在华争夺“势力范围”时,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战后,为了满足美国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向列强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2)内容: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利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
(3)实质:是为了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
(4)影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