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生物试题
高中生物编辑
2015(人教版)高考生物课后强化作业选修一 专题一 传统发酵技术和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一轮复习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生物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08 K
    上传用户xueshan
  • 更新时间2014/5/14 14:53:5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3·新课标卷39)回答下列有关泡菜制作的问题:
(1)制作泡菜时,所用盐水需煮沸,其目的是________。为了缩短制作时间,有人还会在冷却后的盐水中加入少量陈泡菜液,加入陈泡菜液的目的是________
(2)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发酵过程即为乳酸菌进行________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乳酸菌细胞的________中。
(3)泡菜制作过程中影响亚硝酸盐含量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从开始制作到泡菜质量最佳这段时间内,泡菜液逐渐变酸,这段时间内泡菜坛中乳酸菌和其他杂菌的消长规律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杀灭杂菌 增加乳酸菌数量
(2)无氧呼吸 细胞质
(3)温度 腌制时间 食盐用量
(4)乳酸菌数量增多,杂菌数量减少 乳酸菌比杂菌更为耐酸
解析 本题考查泡菜的制作过程及注意事项。(1)杂菌会影响泡菜的品质,因此各个环节(包括煮沸盐水)都要加强灭杂菌过程;加入少量陈泡菜,可带过来部分乳酸菌,加快制作的过程。(2)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进行无氧呼吸,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3)泡菜制作过程中温度、腌制时间和食盐用量会影响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因此要加以严格控制。(4)随着发酵过程进行,大量的乳酸产生,PH会降低,其他杂菌会逐渐减少,而乳酸菌耐酸性强,数量会不断增多。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